老铺黄金股价半年8倍的密码

2025年春节的上海豫园,游客们排队的姿势悄然进化:过去为小笼包弯折的腰杆,如今在黄金店门前挺得笔直。
老铺黄金的橱窗前,年轻人举着手机直播开箱,阿姨们攥着存款单等待“接货”,韩国游客用翻译软件询问“福禄葫芦”的寓意。四个小时的等待,只为把一块刻着非遗工艺的黄金挂上脖颈,这画面堪称魔幻现实主义。
当黄金摘下“土味”标签,披上文化认同的铠甲与奢侈品话语权的暗战时,老铺黄金成为这场变革的领航者,用那根在老铺黄金工匠指尖跳跃的金丝,编制出一张大网:一头连着紫禁城的玻璃瓦,一头网住元宇宙的数字化身。
让市场百思不得其解的老铺黄金股价半年8倍的密码,或许就藏在历史褶皱与消费心理的共振中。 01 大宗商品遇上老工匠
从殷墟出土的黄金面罩,到故宫库房里的累丝凤冠,再到SKP橱窗中的玫瑰花窗项链,黄金始终是人们理解美、权力与永恒的介质。
时至今日,龙的传人对黄金的热爱只增不减:中国连续多年位居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国和消费国。生产端,我国主要企业紫金矿业、山东黄金等掌控着全球矿山资源;消费端,光是2024年我国黄金消费量就高达985.31吨(中国黄金协会)。
巨大的黄金消费市场,聚集了一众创业者前来掘金。
来自香港的周大福、周生生、六福珠宝等,以产品设计时尚新颖盘踞一、二线市场;老凤祥、潮宏基、周大福等内资品牌,以加盟/经销的模式全面渗透仅一线至四线城市;而Tiffany、卡地亚、梵克雅宝、宝格丽等国际奢侈品牌,则借由奢华定位以K金产品分割高端市场份额。
目前,黄金消费市场已经初步呈现出二八效应,头部品牌掌握着主要市场份额,2022年内资、港资及外资品牌CR3分别为15%、13%及4%。
高度标准化的黄金消费市场竟然也呈现出品牌效应,这多少有点反常识。
不过,其中最让人意外的还数老铺黄金,周大福们还在用3D技术批量改造黄金时,老铺黄金借由老工匠的手已经重构了黄金的符号:古法黄金价值=(文化熵×工艺复杂度)/大众化程度,当黄金从大宗商品转化为文化艺术品,溢价空间瞬间打开。
老铺黄金长期维持在40%以上的毛利率,比传统金店高出15个百分点还不止,产品工费与金价近乎一比一的一口价,相当于把每克黄金塞进景德镇的瓷器里售卖。

图源:浙商证券
在大众认知中,黄金交易的投资与消费属性是跷跷板的两端,但老铺黄金却在金价飙升时逆势涌入,2024年,金价突破600元/克,起门店收入暴涨150%到35.2亿元,净利润更是暴涨近200%到了5.88亿元,单店平均营收超过了1亿元且仍有上涨趋势。
别人的成功固然可怕,赢得轻描淡写更让人心塞。相比于重资产all in内卷的黄金工匠前辈们,主打宫廷秘技的老铺黄金借用的还是别人的“老铺”——委托生产的比例达到四成。
老铺黄金之所以能打破同质化内卷,全应了那句老话:选择大于努力。 02 中产天选经济周期缓冲剂
说到底,九十年代经坐镇岳阳市水产局、二十一世纪走进景区和寺庙,专做富人生意的徐高明(老铺黄金创始人)是最懂中产人群深层次焦虑的人——
面对逆经济周期,越富有的人群越焦虑,资产越高的人越有保值需求。
《2024年中国财富报告》显示,超70%的中产家庭担忧资产缩水。在中国的社会结构话题中,被反复提及的词是“中产衰落”。
黄金成为中产最直白的财富容器,而老铺黄金的差序格局(来自《乡土中国》,这里主要指通过渠道逆向筛选人群)营销精准切中这一需求:
首先,老铺黄金与周大福们扎堆的黄金楼层切割,直接对标爱马仕的独立门店进驻SKP、万象城,用场景过滤高端客群;其次,3000万单店投入中,老铺黄金花费60%用于营造“博物馆式体验”,为消费者攒足了氛围;最后,小红书上的打卡照里,金饰永远搭配汉服或搞定西装,为中产身份递上一份投名状。
更为核心的是,老铺黄金每件产品都穿着两件外衣:一件是足金的物理属性,另一件是五千年文明的精神袈裟。消费者看似在为后者付费时,本质上是在购买对抗不确定性的护身符。
浙商证券显示,老铺黄金的消费者画像为年收入高于10万元的25-45岁的女性和30-55岁的男士,这一人群普遍面临的职场与婚恋市场问题,老铺黄金一一给出参考答案:
当职场晋升通道收窄,身上每克黄金都是可视化的“人生进度条”;当不婚主义大旗升起,三金从彩礼工具升级为大女主审美和财商的最佳证明。
由老铺黄金策划的这场对抗经济周期游戏的吊诡之处在于,披上消费主义的糖衣,帮助年轻人正在用最隐蔽的方式,完成对父辈理财观的隔空致敬。
当经济周期如黄浦江潮水般起落,总有人选择攥紧黄金,就像攥紧最后一根浮木。 03 暗战未来
老铺黄金的火爆,终于惊醒了沉睡的巨头。
这场精准切中中产痛点的营销浪潮,正在黄金行业掀起一场无声的“文艺复兴”——传统品牌被迫撕下“标准化”标签,仓促披上非遗工艺的外衣,试图在年轻消费者的心智中重新夺回一席之地。
2024年末,周大福率先亮剑,宣布启动“非遗复兴计划”,联合故宫文化推出“金瓯永固”系列,并重金招募近百名花丝镶嵌传承人;六福珠宝则尝试将AR试戴技术与传统金饰结合,用户扫描产品即可观看匠人制作全流程。
面对新旧两股力量的冲击,老铺黄金的未来要面临的挑战并不算小。
一方面,如果采用高度自动化的工业手段加工,那么黄金工艺本身更偏向于珠宝加工行业的禀赋,特定厂商或品牌方想要通过某种工艺形成垄断性优势并不容易,老铺黄金也不例外。
另一方面,奢侈品研究机构Luxury Institute在《2025中国黄金消费白皮书》中指出:“文化溢价本质是时间货币。Tiffany用183年讲透一颗蓝盒子,LVMH集团是由76个平均年龄超过40岁的品牌构建起奢侈品帝国,2016年才独立起来的老铺黄金要讲清品牌故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最后,当下老铺黄金将的稀缺故事主要在手工工艺上,但根据招股书,老铺黄金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展营销网络,当销路扩张、产量扩大,老铺黄金的手工品控能否保持,恐怕还要画一个问号。(作者:李偏偏,来源:卿照,锦缎旗下化妆品行业研究品牌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