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在创新药上的成功也可媲美欧美,为啥就没有Deepseek等人工智能那么火爆呢?

avator
2025-02-09 07:29:07 东方财富Android版

中国在创新药领域的成就确实显著,但与人工智能(如Deepseek)的公众关注度差异主要源于以下多维因素:

1. 行业特性与公众感知差异

创新药领域:

  长周期与高隐蔽性: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通常需10-15年,投入超10亿美元,且成果多体现在专业领域(如FDA批准、临床试验数据),普通公众难以直接感知其突破。

  应用场景受限:药物受众主要为患者群体,且受医保、医院渠道限制,市场推广偏“幕后”,品牌曝光度低。例如,恒瑞医药的PD-1抑制剂虽在国际上受认可,但公众对其研发历程知之甚少。

  人工智能领域:

  技术直接触达用户:AI产品如聊天机器人、推荐算法、自动驾驶等直接嵌入日常生活,用户可即时体验技术迭代(如ChatGPT的对话能力),易引发社交传播。

  媒体传播效应强:AI技术的颠覆性(如AlphaGo击败人类)天然具有新闻爆点,而AI创业公司常通过融资新闻、产品发布会维持热度。

2. 资本热度与商业模式差异

创新药:

  高风险长回报:需持续投入且失败率高,资本市场更偏好成熟药企或后期项目。

  盈利依赖商业化:创新药收入需通过医院、医保等复杂渠道实现,回报周期长。例如,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虽成首个获FDA批准的国产抗癌药,但其市场推广仍需数年沉淀。人工智能:

  快速融资与估值飙升:AI公司早期即可通过技术Demo吸引资本。如DeepSeek成立初期即获数亿美元融资,估值短期内突破10亿美元,资本助推品牌曝光。

 多元化商业模式:AI技术可应用于金融、教育、娱乐等多个赛道,变现路径灵活(如API调用收费、企业定制服务),市场想象空间更大。

3. 政策与全球化竞争格局

创新药:

 国际化门槛高:欧美市场需通过严格监管(如FDA、EMA),中国药企近年虽加速出海,但国际市场份额仍被辉瑞、罗氏等巨头主导。

  政策支持侧重研发:中国“重大新药创制”专项等政策主要推动技术突破,而非品牌建设。

人工智能:

  国家战略地位:中国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明确AI为核心竞争力,政策资源倾斜明显,企业易获得政府合作项目(如智慧城市、政务AI)。

  全球化竞争焦点:AI被视为中美科技竞争主战场,中国企业(如商汤、DeepSeek)通过开源框架、国际会议(NeurIPS等)快速提升全球影响力。

4. 技术迭代与公众参与度

创新药:

  技术壁垒高:涉及分子设计、临床试验等专业环节,公众参与度低,难以形成社群讨论。

 成果评价专业化:成功标准多为学术论文、专利数量,而非大众可感知的产品体验。

人工智能:

  开源生态与开发者社区:AI框架(如TensorFlow、PyTorch)和开源模型(如LLaMA)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,形成活跃社群。例如,Hugging Face平台汇聚数百万开发者,推动技术快速迭代。

 用户直接参与训练:部分AI产品(如ChatGPT)允许用户反馈优化模型,公众产生“共同创造”的参与感。

5. 典型案例对比

创新药代表:百济神州

  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全球击败伊布替尼,2022年销售额超5亿美元,但公众讨论多限于行业媒体,普通用户更关注“能否买到”而非“谁研发”。

AI代表:DeepSeek

  通过推出低门槛的AI工具(如代码生成器、写作助手),直接服务数千万用户,社交媒体上“AI替代人类”话题持续发酵,形成现象级传播。

中国创新药的成功更多体现在专业领域和国际认可度(如FDA批准数量全球第二),而AI的“火”源于其对公众生活的直接渗透和资本市场的造势。二者的发展逻辑不同,但均为中国科技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未来随着创新药企业加强品牌建设(如通过患者社群、科普传播),其公众认知度或逐步提升。

#社区牛人计划#  

其实是资本介入的时期不同,变现方式不同。创新药投资资本要的是长期回报,人工智能要的是快速出圈,挣得是流量的钱!

分享至

  • 微信
  • 朋友圈
  • 微博
郑重声明: 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 请勿相信代客理财、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,远离非法证券活动。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、公众号、微博、微信及QQ等信息,谨防上当受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