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联影医疗营收前瞻(预计营收同增15%,净利略减)

avator
2025-02-03 10:49:52 股吧网页版

一、2023年回顾

联影医疗2023年营业收入114.1亿元(+23.5%),其中医学影像设备收入 99.3 亿元 (+21.1%), 从医学影像设备细分产品来看 , CT/MR/MI/XR/RT 设备收入分别为 40.7/32.8/15.5/7.6/2.7亿元;维修服务收入 10.7亿元(+42.8%),软件收入 1.7亿元(+124.8%)。

2023 年, 公司境外营业收入约 16.8 亿元,占比由上年同期的 11.74%提升至 14.70%,其中高端设备增长迅猛。

二、2024年营收测算

一)国内设备中标金额

我们首先测算联影医疗国内部分的硬件设备中标情况,重点统计主要产品CT、磁共振、MI等的中标情况。

1、CT(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)

据比地招标网统计:2024年1-12月,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招投标市场有2023家采购单位,1658家中标单位,中标设备数量达2983套,中标总金额约195.21亿元。设备品牌方面,金额市占率较高的品牌有通用电气GE、联影、西门子SIEMENS,市占分别为26.86%、24.13%、23.46%。前3品牌合计占比达74%,品牌集中度非常高。

联影医疗24年CT国内中标金额约为47.10亿元(=195.21亿元*24.13%)。

数量市占率较高的品牌有联影、通用电气GE、西门子SIEMENS,市占分别为30.12%、20.23%、14.98%。前3品牌合计占比达65.33%。

我们可以看到,联影的平均单价相对GPS低,中标数量占比更高,国外品牌在高端CT上还是具有不小的优势。

2、MR(磁共振成像设备)

2024年1-12月,磁共振招投标市场有1160家采购单位,991家中标单位,中标设备数量达1649套,中标总金额约173.07亿元。

设备品牌方面,金额市占率较高的品牌有西门子、联影、通用电气,市占分别为32.58%、27.99%、24.21%。前3品牌合计占比达85%,品牌集中度非常高。

数据来源:比地招标网

联影医疗磁共振24年国内中标金额约为48.44亿元(=173.07亿元*27.99%)。

3、其它设备

1)MI(包括PET-CT与PET-MR)

2024年国内PET-CT销量近百台,前三季度同比略有下降,四季度在“设备更新”等相关利好政策带动下,销量实现158.82%的高速环比增长,且销量接近全年的50%。

2024年,在国内PET-CT市场,联影医疗、GE医疗、西门子医疗处于主导地位。其中位列第一的联影医疗市场份额大增,占据超一半的市场份额;位列第二、第三的GE医疗、西门子医疗市场份额均小幅增加。此外,赛诺联合跻身前四行列。前三品牌市场集中度(CR3)达到96.83%,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,市场竞争愈发激烈。

从单价来看,在国内PET-CT主要品牌型号中,联影医疗的uMI Panorama GS是唯一一款单价超7000万元的PET-CT,其次联影医疗的uMI Panorama 35S单价超3000万元。GE医疗的Discovery Max 单价最低,单价为1996万元。

按以上信息可大推测,PET-CT平均单价约在2800万左右,联影医疗占一半的市场份额,约50台,中标金额约14亿元

ET/MR领域,联影医疗同样占有优势,标志着我国医疗影像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。在2024年采购中,价格差异显著,价格最高的设备就是联影医疗的uMI Panorama GS,中标价格高达7000万元人民币,而最便宜的设备中标价也超过了1000万元。据不全统计,预计24年全年联影医疗PET-MR中标金额估计在5亿元以上。

通过以上测算,联影医疗MI(PET-CT与PET-MR)全年中标金额约为18-20亿元。

2)XR、DSA等

XR品种较多,我们观察其中两种典型细分品种DR。

据比地招标网统计:2024年1-12月,DR招投标市场有1328家采购单位,1216家中标单位,中标设备数量达2033台,中标总金额约21.21亿元。设备品牌方面,金额市占率较高的品牌有联影、迈瑞、万东,市占分别为19.43%、11.65%、11.17%。前3品牌合计占比达42%,具有一定的品牌集中度。

按以上数据测算,位列第一位的联影医疗中标金额约为4.12亿元(=21.21亿元*19.43%),位列第二位、第三位的迈瑞、万东中标金额约为2.4亿元左右。经过以往资料测算,23年联影医疗的中标金额约为4.24亿元,万东与迈瑞的中标金额约为7.47亿元、3.37亿元。得益于市占率的提升,24年联影在DR上的中标金额与23年基本持平,但万东、迈瑞就没有那么幸运,由于市占率的下降,整体市场的萎缩,24年DR中标金额是大幅下降的。

24年联影医疗DSA市占率快速提升,23年市占率为0.44%,24年联影医疗开始发力,市场份额同比增加3.19个百分点,达到4.63%,使其进入前五行列。

2024年国内DSA销量超过1000台,伴随着患者需求增加以及政策利好效果显现,季度增长趋势明显,其中第四季度销量实现82.10%的高速环比增长,占全年总销量的43%。2024年国内DSA季度销量情况如下:

2024年国内各品牌DSA市场份额

24年国内市场DSA平均单价约为700万元/台,按1000台计,总金额约70亿元,联影中标金额约为2.5亿元。

以上两项合计已达6.7亿元左右,从以上分析可看出,24年联影XR的中标金额应该与23年基本持平,约为7.6亿元左右。

3)RT(放疗设备,主要指医用直线加速器)

根据器械之家发布的报告,2024年全年国内加速器中标总数为116台(22年为169台左右)。从数量上看,这是自2019年以来中标数量最少的一年。但在品牌分布方面,国产品牌占比达到了28%,为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。

国产品牌:山东新华和上海联影分别中标1台和29台,占比分别为0.90%和26.13%。其中,上海联影作为国产加速器的领军企业,中标数量显著,显示出其在国产加速器市场中的强劲实力。24年虽然总采购量减少,但国产品牌市占率反而在提升,达到了27.9%,联影是最大的赢家。

联影中标29台,市占率超26%,中标平均价则为1,987万元,较外国品牌稍低(中标平均价2,707万元)。

虽然2024年总量较2022年的169台低,但联影医疗的中标数提升了10台。

根据以上信息测算,24年联影医疗RT中标金额约为5.76亿元(=29台*1,987万元/台)。

以上各项合计,联影医疗设备国内CT/MR/MI/XR/RT设备中标金额收入分别47.10亿元、48.44亿元、19亿元、7.6亿元、5.76亿元,合计为127.9亿元。

联影医疗国内销售主要通过各地经销商进行,如果通过经销商进行销售,中间环节会有10%左右的差价。24四季度,随着集中采购比例的增加,联影直销的比例在增加,估计影响没有以往那么多,但全年营收会在中标金额上缩减9%左右应该还是有的;故如果24年国内中标金额在127.9亿元左右,最终产生的真实营收约为116.4亿元(=127.9*91%);其中第四季度估计占40%,约为45.6亿元(=116.4*40%)。第四季度的中标项目,即使双方均有快速成交的意愿,从确认中标、公示、到签订合同、到供货收款,估计有相当部分在24年四季度不能确认收入,我们暂安40%计算,不能完成营收确认的金额估计为18.2亿元(=45.6*40%)。这样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24年国内硬件营收约为98.2亿元(=116.4亿元-18.2亿元)。以上的估算应该是较为保守的估算,实际情况大概率会超过此值。

这只是国内市场的中标情况,考虑国际市场亦在快速增长,23年国际市场营收占比为14.70%,24年前三季度提升至20%左右。2023 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54.7%至 16.8 亿元,24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 9.3 亿元(同比增长29.9%,增速亮眼)。

保守估计,24年全年海外营收估计同比增长25%以上(上半年为同增29.9%),按此测算,24年海外营收约为21.0亿元(=16.8 亿元*1.25)。这21.0亿元包含维保与软件收入,占比约15%,其中硬件收入约为17.85亿元(=21.0 亿元*85%)。

将国内国外硬件中标量合并,24年硬件中标金额约为116亿元(=98.2亿元+17.85亿元)。

23年维修服务收入 10.7亿元(+42.8%),软件收入1.7亿元(+124.8%);两项合计为11.4亿元。随着基数增大,增长率会下降,但服务性收入增速达到30%问题不大,24年服务性收入约为15亿元(=11.4亿元*1.3)。

以上硬件、软件两项合计,总营收约为131亿元(=116.0亿元+15.0亿元),同比会增长14.8%(2023年营业收入114.1亿元)。这样的增速虽然不算高,但也较我的预期好一些,也比大多机构预想的好。

营收有增长,净利会如何?24年三四季度的中标价格较之前有不小的下降,有的还下降得非常大,故营收增长了,不等于盈利会增长,所以,要预估24年盈利情况就难上加难了!另外,产品价格下降还会产生另一个恶果:资产减值(存货跌价),24年第三季度联影存货超50亿元,计提10%的存货跌价准备,就少了5亿元的利润,这可不是小数目,但究竟如何处理,公司其实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的,这很难预估。

营收增长会增加利润;价格下降,会减少利润;服务性收入高速增长,会带来真金白银;结果如果,可能只有薛敏知晓!本人估计,会略降吧!

营收同增15%,净利同减15%,这我是当下的预估值。

$联影医疗(SH688271)$

分享至

  • 微信
  • 朋友圈
  • 微博
郑重声明: 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 请勿相信代客理财、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,远离非法证券活动。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、公众号、微博、微信及QQ等信息,谨防上当受骗!